懒鸟飞演示站

专访郑飞科:18个月三次融资,风先生在如何挑战顺丰

懒鸟飞

专访郑飞科:18个月三次融资,风先生在如何挑战顺丰

从2011年开始做“格子箱”,到现在的风先生,郑飞科创业已经近5个年头了。创业头两年还两次收到他一直向往的Google的邀请,“但已经在创业了,就不去了呗。还是坚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。”此时郑飞科说这句话的语气是轻松淡然的,而彼时的状况是“一直烧钱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增长,蛮难的。”

具体有多难?2013年“格子箱”社会化电商项目始终没起色,钱也不够了,方向又没有,郑飞科只好发挥原有的设计和开发特长转做外包,“想办法活下来”是当时的战略目标。

转折点在2013年9月16日,正好是郑的生日。午餐等了2小时外卖,郑飞科除了郁闷之情,出于工程师的敏感,还会想着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。于是,从传统行业开始探索,他惯性的线上互联网认知慢慢接到线下的地气,方向逐渐清晰。

接着,2014年4月风先生项目正式启动。并于2014月6月获得天使湾、经纬中国数百万人民币种子天使轮融资;于2015年1月获得光速安振和经纬中国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;于2015年10月26日风先生完成1300万美元A+轮融资;快马加鞭,近2个月又即开始新一轮融资。

“这个市场很庞大”

风先生最开始专注做点对点、短距离配送,专门为写字楼,学校,社区配送外卖餐点等服务。随着设施完备、布局成熟,A+轮融资完成的同时,业务扩展到远距离发货、物流专车上门、专人直送。

业务扩展即意味着竞争面扩大。但是“这个市场很庞大,”郑飞科说,“不一定会直面竞争,或者说大家的服务方式不一样,最后面对的客户也是分层的。”而真正的竞争对手,郑飞科一开始就瞄准了顺丰。

从消费者角度看,风先生属于服务业,提供配送运输服务;从市场行业定位,它是物流公司;从新一代的管理体系上讲,它应用互联网工具,串联了所有需求、运输、人员管理、调度监控等等环节。综合所有优势,其管理和效率优于传统物流体系。这正是郑飞科所自信的。

最开始起步时,为了避免负担过重,风先生没有承接C端。现在,风先生个人快递业务已经覆盖杭州,到年底将近20个城市也会铺设完成。届时,郑飞科说:“在城内可以用风先生拿任何东西。”

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风先生都不会去烧钱

一个段子是:叫了一份饿了么的外卖,送货员穿着大众点评衣服,送餐车印着美团外卖,包装印着百度外卖。可见各大外卖配送平台争夺终端、争夺市场的烧钱补贴力度。

对此,郑飞科认为:“线下你永远统一不起来,统一的成本巨大,很难。但是这是一个过程,慢慢地,当像我们这样的直营体系,越来越强劲的时候,就可以做到所有东西都统一。但需要一个巨大的成本支出。”

直营的大比重成本是人力,目前风先生预备配送员近万人,管理运营团队200人左右。预计到明年初,全职员工数量会达到1万人以上。

“风先生一直以来就没烧钱,一直以来坚持直营,然后通过优化效率,去完成相应的订单。而不是用补贴去烧量,风先生从来没有去烧过钱,过去是,现在是,未来也是。一直坚持。但我们承认我们在业务管理上,因为扩张比较快,可能会亏损,这个是存在的,但是在我们现在来看,全局基本已经盈亏平衡。”郑飞科谈及风先生的发展说。

传统行业复兴的风口下,做新一代物流企业

“明年会是传统行业复兴年”,郑飞科跟很多人这么说。有机遇,自然有挑战。

团队方面,风先生对线下配送人员采用军事化管理,对线上互联网团队采用扁平化管理。如何让两拨人达到良好的契合,这是挑战之一。

“必须有下一代的管理思维、企业思维。传统和互联网,永远都是反复交叉在这两个领域。只有在这两个领域里游刃有余、自由控制的企业,未来才能生存。”郑飞科说。而IT行业出身,使他在思考方式、行事风格上与从传统切入互联网的创业者明显不同。

他会亲自去现场观摩各个环节,思考哪些场景可以用互联网工具落地,比如自然而然地想到给配送员装备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提升效率。

文化情怀方面,超人是郑飞科的个人信仰,“他具有钢铁的身躯,坚强的意志,还有一颗柔软的心。”风先生自主设计的酷炫的服装、智能手表,都可以看出这种英雄文化对团队的影响。

风格上,风先生的“玩儿法”也更新潮,更吸引新一代年轻劳动者。“我们有些配送员,戴着墨镜骑着摩托车,很酷。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乐趣,喜欢在路上风驰电掣的感觉。它不是一个很苦的活儿。这在传统的企业是体验不到的,但风先生可以给你这样的感受,给你这样的战斗力。”郑飞科说,“玩儿法不一样,这是其他物流公司不会去考虑的,这就是我们想去做的。这代表的是新一代物流企业,新的科技物流企业,而不是一个很辛苦的物流企业。”

工业4.0,机会还会继续延伸

O2O市场正在回归冷静,与此同时优秀的“互联网+传统”公司在脱颖而出。风先生用近两年时间走完了传统物流公司七八年要走的路,亦印证了工业4.0时代的降临。对于未来的趋势判断,郑飞科说,会是一种高速的智能化的状态。“就像我们几年前无法想象现在打车的快捷,未来,一件商品从众筹开始,生产、研发、大批量规模生产、上市,可能用不了3个月。节奏会越来越快,后面整个体系会更加智能,机会还会继续延伸。”

文/林准

标签: 商业模式 创业环境